首页 资讯 正文

供销社帮忙,土地不撂荒!朱家庄片区托管种高粱促增收

体育正文 128 0

供销社帮忙,土地不撂荒!朱家庄片区托管种高粱促增收

供销社帮忙,土地不撂荒!朱家庄片区托管种高粱促增收

今年雨水相对充沛,淄博市博山区朱家庄(zhūjiāzhuāng)东村年逾80的村民王加庆看着地里长势茂盛的高粱,觉得心里格外踏实(tàshí)。 “主要是(shì)地有人种了,不用撂荒,还有稳定收益,村里年龄大的村民以后都觉得踏实了。”博山区博山镇朱家庄东村党支部书记丁涛向记者介绍,朱家庄东村是朱家庄片区户籍人口最多的一个村,全村1162人,但常年(chángnián)在村里的只有300多人,且(qiě)多为(wèi)老人。村里人均半亩地,地块零散,且大部分为山地,水浇(jiāo)条件不好,种植效益不高,很多地块出现(chūxiàn)撂荒现象。 朱家庄(zhūjiāzhuāng)东村村支书丁涛(中)与鲁供青苑公司总经理孔凡葛(左)、博山区供销社监事会(jiānshìhuì)副主任国世清(右)查看高粱长势。 类似的情况,也出现(chūxiàn)在朱家庄片区的另外三个村。 朱家庄片区位于博山区南部山区,由朱家庄东、西、南、北4个村组成(zǔchéng),共1784户4150人(rén)。近年来,随着劳动力人口转移和人口老龄化,村里大片土地无人种植,撂荒(liàohuāng)时有发生。 博山区供销(gōngxiāo)社了解到这一情况后,多次联系对接山东(shāndōng)供销现代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供发集团”)和淄博市供销社,找出路、想办法,积极探索“盘活闲置土地(tǔdì),发展特色农业”的路子。 供发集团和淄博市(zībóshì)供销社多次到田间地头进行调研,了解土壤、水源、农作物收成、效益等(děng)情况。根据地形和土地特点,因地制宜,片区最后决定引进供发集团下属专业土地托管企业山东(shāndōng)鲁供青苑(qīngyuàn)农业服务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鲁供青苑公司”)开展合作,选定优质高粱和粮油(liángyóu)作物作为农业种植发展方向。 “先行280亩(mǔ)地试种高粱,鲁供青苑(qīngyuàn)公司提供(tígōng)良种、技术指导和订单回收,收益好的话,再逐步扩大种植规模。”朱家庄片区书记郑玉池告诉记者。 郑玉池算了一笔账,高粱种植密度约(yuē)11000株(zhū)/亩,正常(zhèngcháng)产量(chǎnliàng)约1200斤/亩,按照订单价1.2元/斤计算,亩产值就能达到1400多元,除去平均每亩约300元的土地流转费,以及每亩约500-600元的投资成本,村集体还能剩余部分收益。 “高粱市场价格相对(xiāngduì)(xiāngduì)稳定,如果种植管理好的话,亩收益就相对稳定。我们会筛选抗逆性相对强、比较稳产的作物品种,秋后还可再试种一季小麦。”鲁供青苑(qīngyuàn)公司总经理孔凡葛介绍。 在种植过程中,片区依托供发集团和鲁供青苑公司进行专业指导(zhǐdǎo),选择吉品梁12号品种,5月份进行了播种;在日常管理中,村里可以让庄稼活儿干得好的公益岗(gǎng)村民,对(duì)高粱进行种植管理,确保质量和产量,也不会额外增加人工成本(réngōngchéngběn)。 孔凡葛(左)与(yǔ)丁涛交流讨论高粱种植管理技术。 “我们的目标是实现村(cūn)民和村集体都稳收、增收,集中土地集体种植,一方面(yìfāngmiàn)村民可以安心外出(wàichū)打工(dǎgōng)或是创业,另一方面村集体增加收入后,也有资金对村里的基础设施进行改造提升,村民享受到更多实惠。”丁涛说。 郑玉池介绍,片区四个村正在谋划成立合作社,如果今年(jīnnián)达到预期收益,下一步,将吸收(xīshōu)更多农户参与高粱种植(zhòngzhí)。土地流转规模扩大到1000亩以上,就可以与供发集团的权属公司签订全托管合同(hétóng),在保障基础收益的前提下,争取再进行二次分红提高(tígāo)收益。同时,村里(cūnlǐ)优先使用本村闲散人员参与农业生产服务,让村民不出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。 “开展集中土地(tǔdì)规模化种植,切实整合了农业土地资源。供销系统专业托管公司介入帮扶,转变(zhuǎnbiàn)了农业生产(shēngchǎn)经营方式,实现村集体创收和村民增收(zēngshōu),为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贡献供销力量。”博山区供销社主任董子悦介绍。 (大众新闻·农村大众记者(jìzhě) 任治安 通讯员 王金玉)
供销社帮忙,土地不撂荒!朱家庄片区托管种高粱促增收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